封面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院 系 计算机学院
专 业 名 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 级 2008级
学 生 姓 名 程 娟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二○一二年五月
摘 要
本文对当前采用不同技术的动态网站进行分析和研究,介绍了Asp.net技术的优点,通过分析基于B/S三层模式的优点以及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网站所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提供一种用于开发和设计实现的三层设计模型作为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网站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案,提出了基于Asp.net2.0技术的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网站的设计思路。在对不同开发工具的特点进行了比较之后,本系统选择了.NET作为开发平台、C#作为开发语言、Access作为数据库的一系列开发工具并将其应用于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网站的研究与设计之中。
本系统使用ASP.NET(C#语言)和ADO.NET技术开发, 实现了网站创先争优活动信息的动态管理,使得对信息的管理更加及时、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一般网站信息发布和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前台信息查看区和后台管理区。前台主要实现创先争优活动信息的浏览,后台管理模块主要是实现管理现有信息、添加信息内容、审核最新信息、发布已审信息、删除信息内容等功能。可用于高校党委发布创先争优活动的新闻,为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网站提供新闻发布与管理的服务。
关键词:ASP.NET[1] ADO.NET Browser/Server Framework 2.0 Access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研究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2]:
年 月 日
2.1 高校创先争优活动网站设计原则
2.1.1 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软件的设计相比其它行业显得更加的动态化,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可能涉及一些更改,有时可能只是消除一些小bug,而更多的可能是软件功能的变更和增加,这些变更是决定软件设计特点的重要原因。考虑到系统将来可能要补充不少功能,因而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软件设计[5]应尽可能模块化、组件化,使系统可灵活配置,适应不同的情况。数据库的设计也应尽可能考虑到将来的需要。
2.1.2 数据库设计原则
1. 一致性原则
数据库一致性[6]是指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对信息进行统一、系统地分析与设计,协调好各数据表,做到各个表与其他表的主键与外键的一致性,使得数据统一,保证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2. 完整性原则
数据完整性[6]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它包括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数据库完整性约束能够防止合法用户使用数据库时向数据库加入不合语义的数据。数据库的设计时加入主键等约束,防止出现错误的信息。
3. 安全性原则
数据库的安全性[6]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非法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其安全性尤为突出。系统管理主要任务是提高系统安全性并对系统提供良好的维护。
4. 规范性原则
在设计和操作维护数据库时,关键的步骤就是要确保数据正确地分布到数据库的表中,使用正确的数据结构,不仅便于对数据库进行相应的存取操作,而且可以极大地简化应用程序的其他内容(查询、窗体、报表、代码等)。数据库的设计[6]应遵循规范化理论,规范化程度过低的关系,可能会存在数据冗余、数据库操作异常等问题。
管理员信息表如表3.1所示。
表3.1管理员信息表b_admin
字段名
|
名称
|
数据类型
|
数据长度
|
用户标识
|
uid
|
int
|
4
|
用户名
|
username
|
varchar
|
50
|
用户昵称
|
nickname
|
varchar
|
50
|
所属部门名称
|
groupname
|
varchar
|
50
|
用户密码
|
password
|
varchar
|
100
|
表和表头:宋体+TimesNewRoman体,五号字。段前段后12磅,行距12磅。表头在主表上方
超级管理员可以通过身份验证进入后台用户管理界面,对管理员权限和管理员密码进行管理。同时,超级管理员有权限添加新的管理员和删除已有管理员信息。后台用户管理页面显示如图4.10所示。
图4.10 后台用户管理页面图
图和图头:宋体+TimesNewRoman体,五号字。段前段后12磅,行距12磅。图头在主图下方。所有的截图要加黑色边框。
主要实现功能代码如下:
1. 添加超级管理员按钮事件:
protected void btnAddUsers_Click(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if(this.Page .IsValid )
{ Users singleUser=new Users ();
singleUser.UserName =this.txtName .Text .ToString ();
singleUser.UserPwd =this.txtPwd .Text .ToString ();
singleUser.KindId=Convert.ToInt32(this.ddlNewsKinds .SelectedValue );
if(Users.AddUser (singleUser))
{ this.lblMessage .Text ="添加成功!";
this.BindToDataGrid ();
this.txtPwd .Text ="";
this.txtName .Text ="";
}
else
{this.lblMessage .Text ="添加失败!";}
}
}
代码: TimesNewRoman体,五号字。段前段后12磅,行距12磅。加灰色底纹RGB(242,242,242)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材料册
姓 名:
学 号:
年 级:
院 系:
专 业 名 称: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情 况 说 明
1.《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制定并下达。
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由学生按任务书要求在第七学期第14周前完成。
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由指导老师填写,指导次数不得少于四次。
4.《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第八学期第13周之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答辩时将该表交由答辩组秘书答辩记录用。
5.《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该表一式二份,一份取出装入学生档案,一份随材料册装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材料册中各表格填写完毕,经学校各部门审核盖章后,按顺序统一装订,整理归档并永久保存。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院(系):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论文(设计)题目: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一)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毕业论文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份量适中。
(三)毕业论文内容文题相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合乎逻辑;概念准确,语言流畅;论点鲜明,论据充分。
(四)毕业论文应当反映出学生查阅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五)毕业论文书写格式规范,符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
日期
|
工作内容
|
第七学期第4周—第14周
|
确定选题,下达任务书,撰写开题报告;
|
第七学期第15周—第20周
|
查阅资料,调查研究,拟定论文写作大纲,完成文献综述及文献翻译;
|
第八学期第1周—第4周
|
完成论文初稿;
|
第八学期第5周—第9周
|
修改论文;
|
第八学期第10周—第11周
|
论文定稿和装订;
|
第八学期第12周—第13周
|
毕业论文答辩。
|
注:任务书必须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后,由指导老师下达并交院(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审核后发给学生,最后与毕业论文材料册等其它材料一并存档。
指导教师(签字): 院(系)审核意见(签字、盖章):
下达任务书时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
院 系:
专 业 名 称:
年 级:
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须由指导教师和指导教师小组集中开题指导并修改后由学生本人填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小组及院(系)负责人在学生填写后,应在相应栏目里填写意见。最后由院(系)盖章备案保存。
2.学生须按栏目填写《开题报告》,不得作实质性改变,填写应详细完整。
3.本表由教务处统一制作,用蓝色或黑色水笔认真填写,做到填写整洁、正确。
拟选
题目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
选题的研究现状
|
|
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
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
研究进程安排
|
主要参考文献
|
其他说明
|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指导教师小组意见
指导教师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
|
院(系)审核意见
1.通过; 2.完善后通过; 3.未通过
负责人:
年 月 日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
姓名
|
|
学号
|
|
院系
|
|
专业
|
|
||
班级
|
|
指导教
师姓名
|
|
职称
|
|
||||
拟选题目
|
|
||||||||
指导记录1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记录2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记录3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记录4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记录5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记录6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说明:1.此表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和修改毕业论文(设计)的动态记录表。
2.此表必须由指导教师填写和签名。
3.此表共设计了六次指导记录栏,填写次数根据指导教师的实际指导情况而定,但不能少于4次。
4.填写应尽量详细完整的反映出指导过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
院 系
|
|
专 业
|
|
年 级
|
|
||
姓 名
|
|
学 号
|
|
指导教师
|
|
||
论文(设计)题目
|
|
||||||
主 要 内 容 记 录
|
答辩组成员提问及学生答辩情况记录(答辩组提问不少于三个问题):
答辩小组秘书签名:
答辩小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论文(设计)题目: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专 业 名 称:
年 级:
指导教师姓名 :
指导教师职称 :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说明
一、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应以学生的学风、开题报告、论文质量和答辩水平为依据,既看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又要看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重视学生答辩时的表达能力和其它相关情况。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采用结构评分方法,其操作顺序为:
1.指导教师根据表中所列项目和分值评出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以百分计),记入“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分”栏。
2.答辩小组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评出答辩成绩,记入“答辩成绩”栏(以百分计)。
3.由院(系)结合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占40%)和答辩小组评出的答辩成绩(占60%)评定出综合成绩,记入“综合成绩评定”栏。综合成绩同时记百分制成绩和等级制成绩。等级制成绩分为优秀(85-100分)、良好(75-84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
指导教师评审意见说明
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首先由指导教师进行评审,写出书面评审意见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中“指导教师评审意见”栏。指导教师评审意见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分
由指导教师根据表中所列项目评定出论文的成绩。
2. 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术评语
内容主要涉及:
(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意义及其写作难度;
(2)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质量评价;
(3)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的规范性评价;
(4)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一、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分
序号
|
评价指标
|
等级及分值参考
|
得分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不及格
|
|
||
1
|
选题与开题报告
|
10~8
|
8~6
|
6~4
|
4~0
|
|
2
|
文献综述
|
10~8
|
8~6
|
6~4
|
4~0
|
|
3
|
学术水平
|
30~26
|
26~24
|
24~20
|
20~0
|
|
4
|
研究能力
|
30~26
|
26~24
|
24~20
|
20~0
|
|
5
|
写作、提炼能力
|
20~17
|
17~15
|
15~12
|
12~0
|
|
总分
|
|
|
二、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术评语(见指导教师评审意见说明)
指导教师职称: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评审意见
一、答辩成绩
评分项目
(分值)
|
答 辩 情 况
|
论 文 质 量
|
合 计
(100分)
|
||
表达情况
(15分)
|
回答问题
情 况
(15分)
|
规范要求
文字表达
(20分)
|
学术水平
(50分)
|
||
|
|
|
|
|
|
二、评语(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和论文(设计)质量综合写出)
答辩小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综
合
成
绩
评
定
|
成绩 等级
|
院
系
意
见
|
院(系)负责人(签章) 院(系) (公章)
年 月 日
|
学
校
审
定
意
见
|
教务处(章)
年 月 日
|
备
注
|
|
注:此表一式二份,一份装入学生档案,一份由各院(系)存档
|
2011年3月17日
参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要求,为统一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格式,特制定本意见稿,供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和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时执行。
一、毕业论文(设计)正式文本的内容构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正式文本依次由以下部分构成:
1. 封面(由学校教务处统一指定纸张类别、打印格式、装订要求);
2. 论文原创性说明;
3. 文献综述;
4.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5. Abstract和Key words;
6. 目录;
7. 论文的正文部分;
8. 参考文献;
9. 附录(理工科采用,不是论文必备部分);
10. 致谢(单独成页,此部分不是论文的必备部分)。
二、“文献综述”部分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1. 文献综述包含四部分:概述、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每部分标题采用“一、概述”模式,单起顶格,字体与正文内容排版一致。
2. 文献综述内容部分排版参照正文格式排版,字数3000字左右。
3. 文献综述部分单独起页,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排序编排和打印页码数。
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部分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1.中文的“摘要”、“关键词”为一页,英文的“Abstract”、“Key words”另起为一页,如一页不够的,可以顺延下一页。中英文的“摘要”、“关键词”放于封面之后,采用罗马字母数字序号标注页码。
2.中文“摘要”格式为居中、宋体小三号、加黑;中文摘要内容格式为宋体、小四号、不加黑。“关键词”与摘要内容之间空一行,“关键词”格式为顶格、宋体小四号、加黑,其后面加上冒号,关键词内容紧接冒号之后,用宋体,小四号,不加黑;英文 “Abstract” 和“Key words”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排版格式同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3.“摘要”字数为200~400个字符;“关键词”必须是词组,且一般在3~5个之间。
4.“关键词”中词组与词组之间要空两格,以便于区分。
四、“目录”页的具体内容及格式要求
1.“目录”部分单独成页编排,称为“目录”页,置于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之后,同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一起,采用罗马字母数字序号标注页码。
2.“目录”页中正文部分的内容一般只列到二级标题为止,最多不能超过三级。
3.论文从正文开始编排和打印页码数,“目录”页中所列内容必须相应标出其在论文中的页码数。
格式要求如下:
顶格 排版
|
|
|
|
||
第1章 ××××(一级标题)……………………………………………1
|
||||
1.1××××(二级标题)……………………………………………1
|
||||
|
||||
|
||||
第2章 ×××××………………………………………………………8
|
||||
2.1 ××××…………………………………………………………8
|
||||
2.2 ××××…………………………………………………………11
|
||||
2.3 ××××………………………………………………………13
|
||||
第3章 ×××××…………………………………………………………14
|
||||
3.1 ××××…………………………………………………………14
|
||||
|
||||
3.3 ××××…………………………………………………………17
|
||||
参考文献……………………………………………………………………18
|
||||
附 录………………………………………………………………………19
|
||||
致 谢………………………………………………………………………20
|
[说明:在本页中,除“目录”二字外,其他统一用宋体小四号排版打印。]
五、论文“正文”部分的表述及排版打印格式要求
1. 正文部分单独起页,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排序编排和打印页码数。
2. 论文“正文”部分的论述可以有三级以下标题。
3. 论文“正文”的一级标题居中排版,“段前”“段后”设为16磅,二级、三级标题自顶格开始排版,“段前”“段后”设为12磅。各级标题行间距均为24磅。
4. 论文“正文”部分的一级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加黑打印;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加黑打印;三级及以下标题均用宋体小四号加黑打印。其他内容(除论文注释、图表说明外)均用宋体小四号打印,不加黑。论文注释和图表说明用宋体五号打印。图号与图名之间应有空格,并在图下居中排版;表号与表名之间也应有空格,并在表上居中排版。
六、“参考文献”的排版格式要求
1. 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主要用于注明论文(设计)中所参考文献的来源。参考文献统一采用尾注(文末注)的形式,单独成页排版,同正文一起,采用阿拉伯数字序号标注页码。
2. 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必须列出不少于10种以上的参考文献,依次采用[1]、[2]、[3]……的序号排列。
3. “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宋体小三号加黑打印,居中排版。所列的具体参考文献转行顶格排版,用宋体小四号,不加黑。
4. 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各项内容的表述顺序为:
(1) 参考专著的:作者.著作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版次).
(2) 参考期刊文章的:作者.文章题名.刊名,年,卷(期):页码号.
(3) 参考论文集中的论文的:论文作者.论文题名.论文集主编者.论文集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号.
(4) 参考报纸文章的:作者.文章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 参考外文版专著、期刊、论文集、报纸等:按照上述顺序用原文表述各项内容,书名和论文名用斜体,切忌中文与外文混用。
示例如下:
参考文献(居中,宋体,小三号,加黑,段前段后为16磅)
[1]惠晓实,王凯航,陆舟等. 一种基于Web技术的网络数据库系统设计.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7(1):84~86.
[2] 强文久,元章,雯荣. 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月第一版.
[3] 詹东风. 中国漆树酶分离制备及反映功能研究. 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81~89.
[4] Wayn Carmichale. The Toxins of Cyanobacteria. Scientific American, 1994,270(1):78~86.
[5] Buchberger Collins. Computer Algebra Symbolic and Algebraic Computation.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1998:58~76.
[6] Yu S Z. Drinking Water and Primary Liver Cancer. Beijing: Beijing Springer, 1992:30~37.
几点说明:
(1) 参考文献一般分为作者、文章名(或书名)和出版项三项,各项内容之间用英文句点分隔,英文句点之后,增加一空格以便于区分。
(2) 如果所引注的文献作者为两人或三人,则作者名并列,中间用逗号间隔;如果作者为三人以上,则只列出前三人,其后加等;如果所引注的著作为主编或编著类的著作,则在作者后加上“主编”或“编著”字样。
(3) 引自网络上的文献资料,表述格式为:作者. 文章名. 网址,(上网)日期,例如:
陈端洪. 司法推理中应用的基本法律概念. ,2005年6月12日.
七、“附录”的排版格式要求
有些材料编入文章主体会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或有碍于文章结构的紧凑和突出主题思想等,可将这些材料作为附录编排于全文的末尾。
1. 附录的序号用A,B,C…系列,如附录A,附录B…。
2. 附录中的公式、图和表的编号分别用A1,A2…系列;图A1,图A2…系列;表A1,表A2…系列。
3. 每个附录应有标题。
4. 附录排版参照正文格式排版。
八、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打印规范要求
1.各部分的字体和字号,执行上述各部分的规定,“致谢”格式参照正文要求。
2.页边距:上3厘米、下2.5厘米,左3厘米,右2.5厘米,左侧装订。
3、行间距为24磅。
4.统一采用A4纸打印,加封面装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