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在5号会议室,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为我校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讲解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教育的热点动向。校长胡仲军主持报告会。
周洪宇表示,今年“两会”的教育总基调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促进教育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就如何做到教育事业公平发展的问题,“两会”作出了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等一系列重大决定。周洪宇指出,当前教育的薄弱环节是基础教育,“两会”建议实施“农村教学点网络联盟”工程,以尽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关于高考改革问题,周洪宇指出,招生考试改革被认为是整个教育的突破点,拟将高考成绩定为“毕业成绩+学业考试成绩(会考成绩)”,并逐渐取消文理分科。职业教育将构建“立交桥思路”,即建立纵向和横向打通的现代职教体系。
周洪宇与师生现场互动,答疑解惑。“高校的自主招生会不会冲击教育公平问题?”12级教育学专业的吴松伟提问。周洪宇表示,自主招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高考模式僵化的问题,充分挖掘少数有专长特色的人才,以后在自主招生条例等方面会实行全部公开、细化,总的来看还是比较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