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马浪波)“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应该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认真的态度去获取知识。”6月5日,我校优秀毕业生17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杨晓珍返校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其个人的成长经验。17级计算机类近百名学生聆听了本次分享会,会议由计算机学院副教授雷建军主持。
下午13点,分享活动在S4305教室举行。杨晓珍首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随后便和学弟学妹分享了自己在大学读书期间的点滴。 学习路途中的美丽风景
在大学学习生涯中,除了在班里担任团支书,为班里同学服务,她还加入了计算机学院的党员服务中心,主要参与学院的党支部组织的党员活动和党员入党流程规范工作中,在这个成长过程中认识了许多各年级优秀的党员同志,她以他们为榜样进行学习,慢慢地塑造了在党服认真负责,努力奉献的精神,也正是因为这样,才造就了她积极乐观、锲而不舍的性格。
她总结道:“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定一些小目标,然后一个一个地去实现,并且我们要有意识地去磨炼自己,通过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会学到做事的坚持。”
辛勤耕耘总会有迹可寻
为了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增添人生色彩,提高人脉质量,在考研这条道路上一直都有着许许多多人努力前进着。
“考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是先准备英语,因为需要考六级,考研英语和六级最大的重叠部分是英语阅读,因此我在大三上的国庆假期前后开始了英语的持续学习,主要是通过真题阅读的方式记忆单词,所以考研前的准备更多是让自己的生活节奏规律起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渐渐进入状态。”对于考研前的准备工作,杨晓珍这样说道。
“读研期间主要的收获有思维方式上的转变,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有机会认识更多优秀研究生。”提到读研时期的收获,杨晓珍分享道,“我的导师是一位特别关心爱护学生,在学生的研究领域给予关键引导的好老师,她在我的学习过程中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她教育我们要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学会剖析和反问,善于去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去验证,形成自己更成熟的思维逻辑方式,这样在以后的问题中,就找到了解法。另一方面,我们实验室是有博士和高年级的硕士师兄师姐在一起研究课题的,在和优秀的师兄师姐共事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对事情的应急处理和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种方式可以快速让自己成长。对于读研,她也有一个总结:研究生期间每个学生都需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花更多时间在专业领域内进行深入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领域知识,也能从内心获得领域内的认同感。
认清自我 向前出发
四年的大学生活,不少学生都会出现迷茫期,没有了老师的管制,缺少具体的学习规划,大家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如果对当前的自己感到迷茫,那就想想手头最近的事情还有什么没做,不要停下来陷入无尽的沉思,有时候行动就是在破局,抬头看天不如低头行进。如果选择考研,不要怕,如果错过了以后会后悔,就一定要去试试,坚持到最后的都会有很不错的收获!这是一份难得的成长计划——一个人走过一条长长的坚定不移的路。”面对迷茫期,这是她给出的答案。
对于找工作,她补充道:“一定要明确和清晰自己的定位,知道有哪些岗位在招,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花时间去了解,善于使用多种渠道来获取信息。也可以多向已经找到工作的老师以及学长学姐了解情况,有时候说不定会有难得的内推机会,只要坚持一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杨晓珍的热情发言,既是其学习生涯的真实写照,也是给大家的一种巨大的鼓励。希望我们能怀揣着这份鼓励与热情,以她为榜样,在学习的生涯中更上一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