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全国道德模范高校巡讲活动的通知(文明办[2012]8号)》,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吸引广大青年学生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共同组织的“全国道德模范湖北高校巡讲活动”将于本周日走进我校,届时全国道德模范孙东林、董明、谭之平将做专场报告,欢迎广大师生前往参加。
活动时间:5月27下午2:00
活动地点:校大礼堂
附:全国道德模范事迹简介
全国诚实守信楷模——孙东林
他是一位守诺如金的商人,20余年从不拖欠农民工工资;他与哥哥冒风迎雪生死接力送薪,被称为“信义兄弟”;他将社会各界捐赠悉数捐出设立基金会,倾情帮助困难农民工;他,就是来自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建筑商孙东林。
2010年2月10日凌晨,孙东林的哥哥孙水林为及时给农民工发工钱,在连夜返汉过程中一家五口遭遇车祸遇难。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腊月二十九将工钱送到了60多名农民工手中。由于账单多已找不到,他让农民工们凭着良心报领工钱,还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
孙东林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纷纷表示支持和慰问,孙东林将社会各界捐赠的33.4万元慰问金如数捐出,发起设立了湖北省“信义兄弟”农民工帮扶基金会,帮助困难农民工。他二十年如一日,始终将诚实守信作为人生准则,以生死接力的壮举恪守和践行了“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约定和承诺。“信义兄弟”是荆楚儿女的优秀代表,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者。
孙东林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当选中央电视台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全国助人为乐楷模——董明
她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80后女孩,也是一位乐于奉献的爱心使者。被誉为“轮椅天使”的她用爱心四处播撒着温暖与感动。她就是来自武汉的董明。
她6岁时入选跳水队,在一次比赛中,为避让队友摔成了高位截瘫。之后她在病床上用10年时间自学了小学到高中的课程,还自学了英语以及日语。她勇于向生理极限挑战,用只能动的双手坚持写作,积极投入轮椅橄榄球训练,2005年被选为北京第一批备战残奥会的轮椅橄榄球运动员,并参加了2007年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
2005年,董明正式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她教过聋哑孩子学说话,担任过禁烟大使、环保志愿者等,入选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是上海世博会唯一的轮椅志愿者。汶川大地震后,她拿出1万多元的治疗费,前往重灾区做志愿服务。2008年,“董明免费心理咨询工作室”成立,她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长期免费为因失业、下岗以及失恋等因素而痛楚的人提供心理帮助。董明把回报社会、奉献爱心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以残缺之躯书写了美丽的青春篇章。
董明先后担任聋哑学校志愿老师、世界禁烟大使、抗震救灾心理干预志愿者、残奥会形象大使。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称号,被评选为四川抗震救灾英雄模范,荣获第二十三届北京市五四奖章。
全国孝老爱亲楷模——谭之平
她,有着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的人生阅历——疯娘自杀前的叮嘱,让从未走出过大山的她,将大学梦深埋心底;从初中生到农民、农家“主妇”、打工妹,再到省城开店,辗转做过超市店主、中专生、餐厅老板,直到带着患严重风湿的父亲与病重的继母上湖北职校……8年间,她在人生八种不同崎岖山路跋涉前行,从不气馁,她以不凡的毅力,画出了一道闪亮的人生曲线。
毕业留校工作后,以弘扬孝文化和志愿文化为己任,她以孝文化引领志愿者工作,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和志愿者传承美德当孝子,一专多能做义工,建设了湖北职院义工社,注册会员达一万五千人;发起成立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注册志愿者达十万三千人,建设了“结对帮扶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老年护理”、“结对帮扶残疾家庭”、“结对帮扶农民工子女”、“心理咨询”、“消防宣传”等22个志愿服务项目。
她于2011年4月被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学生联合会聘为“湖北省中学生成长励志导师”。担纲建设了孝感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不断壮大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感恩文化基金,以志愿者团队之力、基金渠道,让更多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家庭、农民工子女、贫困家庭等分享阳光、温暖和尊严。
谭之平先后被评为孝感市十大孝子、全国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被授予“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