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点亮乡村课堂,锦旗见证深厚情谊——陡山乡中学向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赠送锦旗
一面鲜红的锦旗,承载着陡山乡中学师生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云尘筑梦”志愿服务队的深厚情谊与充分肯定。
2025年7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云尘筑梦”志愿服务队的16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孝昌县陡山乡中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为当地58
14至16岁的学生带去了充满科技与温情的“爱心托管班”,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
科技启蒙,播种未来
志愿服务队依托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专业优势,围绕“科技启蒙+安全教育+心理关爱”三大主题,精心设计了38节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程突出“AI+IT”特色,志愿者们设计了《IT与AI发展简史》、《AI在我们生活中》、《图像识别小实验》等主题课程,引导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及生活应用。
在AI绘画教学活动中,志愿者汪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AI绘画的技术原理:“AI绘画的本质是计算机通过深度学习海量图像数据,理解色彩、线条与构图规律,再根据文字描述生成图像的过程”。
七年级学生小李兴奋地分享他的体验:“我输入‘会飞的鲸鱼在星空里游泳’,AI真的画出了我想象中的画面!”
安全教育,守护成长
针对暑期潜在的安全风险,团队特别注重安全教育。7月10日,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场反诈宣传教育活动。
志愿者汪冉、张译心、顾思婕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讲解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免费领取游戏皮肤、转发图片获利、付款配合解冻账户以及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行骗等常见诈骗手段。
志愿者们还上演了关于“淘宝刷单”和“银行卡冻结”的话剧,为学生们总结了“免费皮肤‘大陷阱’”、“红包返利‘杀鱼盘’”等诈骗套路,提醒同学们要记住反诈“六不”: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不外借、
贪心、不冲动。
心理关爱,温暖陪伴
除了科技教育和安全教育,团队还特别注重对乡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陪伴与综合素质提升。
志愿者们开展了剪纸艺术、绘本阅读、防溺水教育和心理团辅等多样化活动,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孩子们都踊跃参与其中。
开班首日,志愿者组织的“剪纸艺术”课堂上,孩子们用红纸剪出各种花鸟鱼虫,志愿者耐心指导,帮助孩子们感受中华非遗技艺的魅力,同时培养动手能力与专注力。
一位学生家长在接送时表示:“平时家里农忙,孩子假期没人照顾。现在有大学生来带课,孩子学得开心,我们也放心。”
专业实践,收获硕果
“云尘筑梦”志愿服务队不仅为农村孩子搭建了成长新平台,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实践机会。
服务期间,团队还通过走访家庭与师生访谈,以及对农村青少年数字素养现状的调研,初步收集调研材料,为后续乡村教育帮扶提供依据。
团队负责人陈浩表示:“希望孩子们记住这段温暖的时光,也希望我们种下的种子,将来能开出属于他们的科技梦、未来梦。”
陡山中学校长高强评价道:“这堂课让学生们不仅了解了AI的技术逻辑,更看到了它改变生活的潜力,激发了大家探索科技的兴趣。”
锦旗虽轻,情谊却重。它见证了“云尘筑梦”志愿服务队用科技点亮乡村课堂的辛勤付出,也记录了陡山乡中学孩子们探索人工智能时眼中的光芒。志愿服务队播下的科技种子,已在乡村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这些被文化浸润、被探索点亮、被爱意滋养的心灵,终将在未来的某天,长成各自的风景